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投诉及服务电话:4000086999 
        基层动态

 

—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018/12/13 11:07:51 本站原创 兴凯湖一厂—高国新 【字体: 浏览次数:
“一二?九”运动是1935年12月9日北平(今北京)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抗日救亡运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后,加紧向华北发动了侵略。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先后和日寇签订了“塘沽协定”、“何梅协定”。1935年12月,为适应日寇“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又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12月9日,北平学生6000余人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举行了游行示威,遭到国民党军警的残酷镇压。次日,全市学生举行总罢课。16日,学生和市民3万多人在天桥集会,并举行游行示威,迫使傀儡政府“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北平爱国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各地的热烈响应。从12月中旬起,杭州、广州、上海、天津、长沙、武汉等地的学生,也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掀起了全国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公开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侵略全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一二九运动中的先进知识青年,走上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事业准备了一大批骨干力量。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