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投诉及服务电话:4000086999 

财务审计    

 

 

统计的概念和性质

2017/2/21 16:27:44 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学 吉哲 【字体: 浏览次数:

 一、统计的概念

 统计学是在长期统计工作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过程的成果。统计学对统计实践又起着理论指导作用。因此,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紧密联系,通常把这三者称为统计。即统计具有三种含义,泛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

 (一)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是统计实践,是为了取得统计资料,根据统计学的理论和统计任务,而对社会现象(主要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设计、搜集、整理、分析、预测等一系列统计实践的总称。统计实践应该说是从原始的记数开始的。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国家,便开始了统计工作。它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国家、企业和个人行动决策无不需要准确灵通的信息为依据。信息革命是新技术革命的先导,尤其是计算技术和通讯科学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贮存和传输的效率。统计工作和统计手段现代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宏观经济管理、决策和调控,还是微观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组织、核算和经济管理等,都更加离不开统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统计工作赋予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二)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整个统计活动过程中取得的各种统计信息资料。其中包括数字资料,文字资料,图表及音像资料等。既包括已整理的也包括未整理的资料。统计资料的准确、及时、全面和系统性取决于统计工作的质量,统计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是决策的关键,是统计目的所在。

 (三)统计学

 统计学是指导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运用的,它是系统地论述(社会经济)统计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广泛性,多科性的方法论科学。统计科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是在统计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以大量观察为基础,密切联系事物质的方面去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关系及大数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统计数据的观测手段,运算工具,传递方法等更加现代化。统计的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随着实践也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二、统计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一)统计研究的对象

 总的说来,统计研究的对象是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分析,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比例、速度、趋势及其变动因素等。社会经济现象不仅有自己质的规定性及其运动规律,而且有自己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定性研究是研究和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及其内在联系。定量研究,是研究和求出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决定现象质的数量界限。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只有定性以后,才能确定现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正确确定现象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才能对各种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决定数量变化的内在原因。社会经济统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社会经济现象质与量的辩证中,密切联系现象的质的方面,以大量观察为基础、平均数为中心,综合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进行基本的定量分析,由定量到定性,借以认识现象的本质及规律。

 (二)统计研究的内容

 统计作为一门广泛而多科性的方法论科学,各部门统计学研究的内容是由它研究该部门经济现象矛盾特殊性所决定的,就统计学原理而言,主要是:

 1.以横断面的统计资料,反映现象总体的静态规模、水平、结构及分布状况等。

 2.以时间数列的统计资料,反映现象总体的动态速度和变动趋势。

 3.以统计资料对比,反映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联系程度。

 4.以历史和现状的统计资料来预测现象未来可能达到的规模和水平。

 三、统计的性质

 根据统计的含义,统计的性质是多方面的。就社会经济统计学和它所研究的对象来说,统计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数量性

 简言之,统计就是计数。没有大量数据,不能联系其质进行量的研究,则无所谓统计研究,数量性是首要的。当然,以数量说明事物特征的绝无仅有统计,其他如会计核算,业务核算、技术经济分析等也都要涉及现象的数量表现,但这些都是以个别事物的少量计量研究,无需揭示其大数规律。而统计则可以把大千世界中,千差万别的客观事物同质总体在数量方面的大数规律通过特有的方法寻找出来。

 (二)广泛性

 统计应用极为广泛。凡是需要用数字综合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地方,都离不开统计,可以说统计是无所不在。

 从统计科学和统计工作实践来看,除阐述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统计学原理外,仅社会经济统计而论,就包括有国民经济基本统计、工业统计、农业统计,商业统计、外贸、人口统计、文教卫生统计、交通运输统计、基本建设统计、邮电统计、物资统计、劳动统计等部门统计;还有涉及到自然界的研究宇宙天体运行的天文统计、研究地质结构矿产资源的地质统计、研究动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统计等。就社会经济统计而言,也扩及到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领域,它既包括生产力,也包括生产关系,既包括经济基础,也包括上层建筑。统计研究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

 (三)工具性

 统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工具,是武器。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是服务的工具,管理的工具。统计具有认识、管理和服务三个职能。搞好统计工作,完成统计报表仅是一个方面。在社会经济领域,科学技术和自然界各个方面,首先,统计资料真正客观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象的本来面目,揭示其质的规律性,起到认识社会有力武器的作用;其次是在经营管理、预测、决策等方面,没有统计进行基本的定量分析,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企业的经营管理、预测决策都是无法进行的;最后,“准确、及时,全面而系统”的可靠的统计数据起到为现代化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管理、科技进步服务的作用。

 (四)社会性

 就统计本身而论是工具,谁掌握和运用它,就为谁服务,这应该说无所谓社会性。然而,人类社会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有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卫生、教育等活动,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各种活动都贯穿着人与人的关系,这些活动都是人的有意识活动,带有明显的社会性。在实践中,不同人掌握了统计,就为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阶级和政党的利益服务,因而社会经济统计也就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尤其是社会经济统计,本身就是具有阶级性和方法论的二重性的实质性科学。

 四、统计的任务

 根据统计的三个职能作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因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任务,首先是调查研究,定量认识。这是统计过程的第一阶段,它事关整个统计资料和工作的质量,必须客观而真实地描述其数量表现;其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提供统计资料,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和科技进步服务;再次是根据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趋势,加强统计预测;最后是实行统计监督。统计立法的核心是保证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真实性。统计法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领导和监督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执行本法和统计制度”。统计要“对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监督。”为保证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在统计报表中,不得虚报、假报、拒报、晃报,否则追究责任,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