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投诉及服务电话:4000086999 

企业发展    

 

 

北大荒精神历久弥新

2016/11/18 13:51:45 互联网 xmb 【字体: 浏览次数: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黑龙江有不少有利条件,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今天,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挥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9月11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召开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会与会同志来到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一行人认真听取讲解,共同感受“艰苦奋斗、勇于奉献、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当讲解员孙溶婧在王震将军肖像前唱起《北大荒人的歌》,与会同志打着节拍,齐声合唱,在歌声中回望垦荒岁月,感受北大荒精神。

北方向北是北大荒,北方向北更是北大仓。

1955年,在这片土地上,王震将军点燃第一把荒火,三代北大荒人用青春和热血扎根北大荒,并薪火相传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一代代传下来。

             珍贵资料保存厚重历史底色

走进展馆,一幅幅照片从黑白到彩色,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画面重新放映。一张1955年初王震将军在850农场为垦区点燃的第一把荒火的老照片,成为北大荒人不能忘记的历史时刻。随着讲解员的讲述,人们感怀着奋斗的岁月。

现在的宁安农场是1947年6月13日建立起的第一个国营农场,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友谊农场被誉为“天下第一大农场”,是1954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命名的。第一个军垦农场是850农场,1955年元旦在虎林西岗建立。1956年9月,王震将军亲自踏查选址建八五三农场,并亲笔题写“八五三农场”。首批建场的1800名铁道兵,就是最早开发建场的英雄群体。这些珍贵资料记载的北大荒人垦荒的故事总让人泪流满面。在讲解员的讲述下,一个个垦荒故事鲜活起来。

1956年,杨华发起组建了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为了坚定青年们扎根边疆的决心,他写下了血书:“要永远做个垦荒战士,把一切献给伟大的祖国。”他在北大荒整整奋战了42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在经济不发达的历史时期,北大荒向国家输送一批高端人才,走向世界的“管天人”蔡尔诚,就是从北大荒走出去的气象专家。他1958年从防化部队转业来到刚刚组建的五九七农场,坚持连续7300多天观察云天变化,积累资料140多万字。蔡尔诚在五九七这片土地上整整生活了36年,先后出版了《看天测云雨》、《看云识天气》、《雨前云兆》几本专著。

一幅幅老照片已经泛白,却弥足珍贵。北大荒精神诞生于人民解放战争的炮火声中,1947年,正是共和国诞生前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按照党中央的指示,一批从延安来到东北的军队干部、伤残荣誉军人转战北大荒。他们面对“房无一间、地无一垅、路无一条”的茫茫荒原,吃窝头,住马架,手挥镐,肩拉犁,战酷暑,斗严寒,播下了北大荒农垦事业的第一粒火种,建起了宁安、通北等第一批公营机械农场。

            北大荒人薪火相传北大荒精神

如果说第一代北大荒人开创了北大荒精神,那么,第二代北大荒人丰富了北大荒精神。第三代北大荒人用行动践行着北大荒精神。

从1963年~1976年,先后共有54万知识青年和近十万大中专毕业生加入到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行列中,构成了第二代北大荒人的主体。他们赋予了北大荒精神“勇于开拓”的新的时代内涵。

在新一代北大荒人的讲述中,记者感受着他们对过去的铭记和对先辈的缅怀。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虎林山火中英勇献身的14位知青。为了开发建设北大荒,很多知青献出了生命。

岁月的车轮滚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第三代北大荒人——复转军人、支边青年的子女已经成长起来,他们成为建设北大荒的骨干。八五八农场十队队长邹立江在北大荒精神的感召下,1992年离开机关到生产一线,他说,小的时候,常听父辈讲述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事迹,深入一线更能体会老一辈建设北大荒的苦与乐。1966年出生的肖亚农是第三代北大荒人,被誉为“亚洲第一农民”,1995年创办了北行农场第一个家庭农场,十年后的2005年,开始了家庭农场多元化经营的大胆尝试。

在北大荒三代人的群像中还有杜俊起、梁军、郝焕文、王泉孝、左静等垦荒人和开拓者,他们薪火相传,丰富和践行着北大荒精神。在拓荒创业的路上,众多建设者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誓言,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是北大荒人几代人用生命和青春铸就的北大荒精神。

            创新创业赋予北大荒文化新内涵

黑土地上创造出来的北大荒精神,不但在几代北大荒人身上得以传承,而且在新时期全体龙江人身上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李青山,1986年生人,外表俊朗的他成为八五八农场的“网红”,都叫他养猪大学生。2011年毕业的李青山在厦门找到了一家待遇优厚的工作,但他放弃了这份高薪收入,回家自办猪场。2014年3月他创办了万青养猪场,经过三年不断的摸索与创新,如今的万青养殖场已扩展到300多头母猪,存栏1000多只,平均每年将有1000多只出栏。从白领到养猪倌的转身,李青山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养猪事业带动起更多人创业致富的热情,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赵国春是北大荒历史的忠实研究者、北大荒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北大荒文化的守望者。他是北大荒垦荒者的后代,在记者采访时,他很激动,他告诉记者,他的父母早早就长眠在这片黑土地上,他把对北大荒的热爱都倾注在了弘扬北大荒精神的事业中。30多年来,他坚持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大部分作品都和北大荒有关。他刚刚从北大荒博物馆馆长的位置上退休,为了弘扬北大荒精神,他以馆舍为阵地,扩大宣传形式,编辑出版了以反映北大荒历史文化为内容的专著《永远的记忆——北大荒博物馆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走进北大荒博物馆》、《我们的北大荒》、《北大荒博物馆》等11本著作。

 

九月的北大荒,金色稻浪滚滚,浓郁黑土飘香。中华大粮仓已为国家奉献了上千亿公斤的粮食。北大荒精神是在黑龙江垦区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时期,北大荒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