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投诉及服务电话:4000086999 

企业发展    

 

 

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

2016/1/10 9:53:25 本站原创 佚名 【字体: 浏览次数:
2003-2007年,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11. 6%的速度增长,在随后的4年年均增长率为9. 6%,2012 、2013年都是7.7%,2014年为7.4%,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已开始换挡,从高速变为中速。目前,世界经济仍处于阶段性筑底、蓄势上升的整固阶段,世界经济复苏加快的可能性将增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5年10月份发表的报告预测,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6%,比2015年高0.5个百分点。但受美元加息、资本外流和结构性改革滞后的影响,新兴市场的风险和脆弱性将有所暴露。
    

    (一)全球经济有望加快复苏,下行风险持续增加。
 
    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的重塑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判断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首先需要在开放经济的视角下对当前国际经济格局进行分析和考察。从全球来看,一是债务积累过快对增长和金融稳定构成威胁。一些经济体目前已经出现低利率、低增长和高负债这一“有毒组合”不断积累的趋势。这不仅损害货币扩张对实体经济的促进效果,而且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构成威胁,防止债务进一步积累已迫在眉睫。为促进出口和总需求,货币贬值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备选工具。一国的竞争性货币贬值很有可能引发以邻为壑的货币竞争,从而带来全球外汇市场甚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二是区域贸易协定对全球影响仍存争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达成是区域贸易谈判的一个重大进展,但TPP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存在一些争议。TPP将中国这样的贸易大国排除在外,开始实际运行中很可能产生较大的贸易转移,从而在总体上降低TPP成员的福利。三是一些风险因素或将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一方面,不同利益集团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全球贸易、国际金融体系变革等全球性问题的博弈和话语权的争夺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国际政治军事经济争端增加,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泛起、恐怖主义势力抬头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都将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二)国内经济保持稳定运行,“三期”叠加特征明显。
 
  2016年,受产能过剩、高杠杆率和新增长点尚在孕育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进入一个增长动力切换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一是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压力较大,生产总值各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7%、7%、6.9%和6.9%。经济增长、物价、就业三大核心指标运行均处于合理区间范围之内。二是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形成。一方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重大产业计划、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开创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另一方面,我国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逐步放开汇率管制,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美英德法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增大了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拓展了中国对外发展空间。三是更加注重发挥供给侧的作用。供给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有利于供求平衡,有助于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但在“三期”叠加效应之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连续46个月为负,价格下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经济总体有效需求不足,消化过剩产能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对外经济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加工贸易比重大幅下降,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成本更低的其他低成本国家。对外贸易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低速增长,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降低,出口导向型经济难以为继。预计2016年全年我国GDP将适度放缓。

    综上所述,受国际经济形势总体复苏较慢、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的压力以及结构性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继续小幅回落,下行压力较大,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下行的态势。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正在致力于经济的健康平稳转型,经济发展模式将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和较多依靠出口驱动,转向主要依靠消费同时三驾马车全面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