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投诉及服务电话:4000086999 

企业发展    

 

 

ISO14001环境体系审核

2014/11/14 9:46:23 百度搜索 赵婧 【字体: 浏览次数:

点击浏览下一页

 

我公司2003年起通过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公司办理我公司ISO14001环境体系审核。每三年一次年度重审并重新颁发证书,其余年度有例行审核。
    ISO 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从1993年开始制定的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EMS)、环境管理体系审核(EA)、环境标志(EL)生命周期评价(LCA)、环境绩效评价(EPE)、术语和定义(T&D)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焦点问题,向各国政府及各类组织提供统一、一致的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的国际标准和严格、规范的审核认证办法。
    环境管理体系是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操作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围绕环境方针的要求展开环境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环境方针、实施并实现环境方针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对环境方针的实施情况与实现程度进行评审、并予以保持等。环境管理所涉及的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这些管理要素与企业生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是类似,没有本质区别,ISO 14001标准将它们系统化、结构化,提出如下的环境管理模式。这一环境管理体系模式遵循了传统的PDCA管理模式:规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即规划出管理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和遵循的原则;在实施阶段实现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以上工作原则;检查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实施与实现过程不会偏离原有目标与原则,实现过程与结果的改进提高。
    与ISO9000标准的异同
    首先,两套标准都是ISO组织制订的针对管理方面的标准,都是国际贸易中消除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
    其次,两套标准的要素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再次,两套标准最大的区别在于面向的对象不同,ISO9000标准是对顾客承诺,ISO14001标准是对政府、社会和众多相关方(包括股东、贷款方、保险等等)ISO9000标准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而实施ISO14000标准的同时,就要接受政府、执法当局、社会公众和各相关方的监督。
    最后,在体系中,两套标准部分内容和体系的思路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包括环境识别、重要环境评价与控制,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识别、获取、遵循状况评价和跟踪最新法规,环境目标指标方案的制定的实施完成,以期达到预防污染、节能降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最终达到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的目的。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科学技术组织之一。它成立于1947年2月,该国际组织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制定各行业的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的标准化工作。自成立以来,已制定并颁发了许多国际标准,其下设若干技术委员会,其中第176技术委员会在1987年成功地制定和颁布了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ISO/TC207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3年6月成立的一个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环境管理方面的国际标准,即ISO14000系列标准,其编号为TC207,即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该技术委员会下设六个分技术委员会(SC)和一个特别工作组(WG1):
    SC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英国为分委员会秘书长所在国
    SC2环境审核荷兰为分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国
    SC3环境标志澳大利亚为分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国
    SC4环境行为评价美国为分委员会秘书长所在国
    企业实施ISO14001标准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变废为宝,减少环保支出,降低成本的需要。 通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排放,促进废物回收利用,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避免了罚款和排污费,从而降低成本。
    许多国家明确规定生产产品的企业应通过ISO14001认证,未通过ISO14001认证已成为企业争取国内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及进行国际贸易的技术障碍,因此只有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此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改善企业形象,降低环境风险,企业才能更好地占领国内外市场。
    企业走向良性和长期发展的需要 通过ISO14001标准认证,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使企业走向良性和长期发展的道路。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 当前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存造成了极大威胁,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全世界全社会的责任,每个企业都有责任为使环境影响最小化而努力。 它可以减少由于污染事故或违反法律、法规所造成的环境风险。增加企业获得优惠信贷和保险政策的机会。
    ISO 14000系列标准归根结底是一套管理性质的标准。是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经验的结晶。
    ISO 14001标准对企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促使企业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
    促使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服务及其他活动中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环境负荷
    使企业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增强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
    促使企业节约能源,再生利用废弃物,降低经营成本
    促使企业加强环境管理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戈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大会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委员会,即“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重新评估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调查研究任务,历时若干年,在考证大量素材后,于1987年出版了“我们共同未来”的报告,这篇报告首次引入了“持续发展”的观念,敦促工业界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这份报告一颁布即得到了50多个国家领导的支持,他们联合呼吁召开世界性会议专题讨论和制定行动纲领。
    从80年代起,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公司为了响应持续发展的号召,减少污染,提高在公众的形象以获得商品经营支持,开始建立各自的环境管理方式,这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雏形。1985年荷兰率先提出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1988年试行实施,1990年进入标准化和许可证制度。1990年欧盟在慕尼黑的环境圆桌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环境审核问题。英国也在质量体系标准(BS750)基础上,制定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英国的BS7750和欧盟的环境审核实施后,欧洲的许多国家纷纷开展认证活动,由第三方予以证明企业的环境绩效。这些实践活动奠定了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基础。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全球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开始了。各国政府领导、科学家和公众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改变工业污染控制的战略,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建立污染预防(清洁生产)的新观念。通过企业的“自我决策、自我管理”方式,把环境管理融于企业全面管理之中。
    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3年6月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展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支持全球的环境保护工作。
    1、具有相对独立管理职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风景(名胜)旅游区。
    2、本区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例如: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并具有一定的政府行政职能。
    3、本区管委会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环境标准和ISO14001标准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的相关目标、指标和“一控双达标”目标有可能的就列入环境管理体系目标、指标中。
    5、环境管理体系运行6个月以上,并通过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认证机构的认证。
    ISO14001审核员中国为什么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建立了什么管理机构?职责是什么? 为了统一领导中国的ISO14000认证工作,国务院于1997年4月21日,国办函[1997]27号文件批准同意成立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简称指委会),并于1997年5月27日召开了成立大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工作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指导委员会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担任主任,国家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担任第一副主任,国家商检局、国家计委、经贸委的有关领导担任副主任。
    委员会由33个部门和单位的代表组成。
    指导委员会下设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的认证注册机构,从体制上和制度上为中国的ISO14000认证工作提供保证,也为认证/注册的国际互认奠定基础,从而使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做到“一套标准,一种制度和一种证书”。
    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由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标准管理处承担。

 

 

我公司2003年起通过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公司办理我公司ISO14001环境体系审核。每三年一次年度重审并重新颁发证书,其余年度有例行审核。
ISO 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从1993年开始制定的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EMS)、环境管理体系审核(EA)、环境标志(EL)生命周期评价(LCA)、环境绩效评价(EPE)、术语和定义(T&D)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焦点问题,向各国政府及各类组织提供统一、一致的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的国际标准和严格、规范的审核认证办法。
环境管理体系是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操作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围绕环境方针的要求展开环境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环境方针、实施并实现环境方针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对环境方针的实施情况与实现程度进行评审、并予以保持等。环境管理所涉及的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这些管理要素与企业生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是类似,没有本质区别,ISO 14001标准将它们系统化、结构化,提出如下的环境管理模式。这一环境管理体系模式遵循了传统的PDCA管理模式:规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即规划出管理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和遵循的原则;在实施阶段实现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以上工作原则;检查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实施与实现过程不会偏离原有目标与原则,实现过程与结果的改进提高。
与ISO9000标准的异同
首先,两套标准都是ISO组织制订的针对管理方面的标准,都是国际贸易中消除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
其次,两套标准的要素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再次,两套标准最大的区别在于面向的对象不同,ISO9000标准是对顾客承诺,ISO14001标准是对政府、社会和众多相关方(包括股东、贷款方、保险等等)ISO9000标准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而实施ISO14000标准的同时,就要接受政府、执法当局、社会公众和各相关方的监督。
最后,在体系中,两套标准部分内容和体系的思路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包括环境识别、重要环境评价与控制,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识别、获取、遵循状况评价和跟踪最新法规,环境目标指标方案的制定的实施完成,以期达到预防污染、节能降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最终达到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的目的。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科学技术组织之一。它成立于1947年2月,该国际组织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制定各行业的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的标准化工作。自成立以来,已制定并颁发了许多国际标准,其下设若干技术委员会,其中第176技术委员会在1987年成功地制定和颁布了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ISO/TC207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3年6月成立的一个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环境管理方面的国际标准,即ISO14000系列标准,其编号为TC207,即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该技术委员会下设六个分技术委员会(SC)和一个特别工作组(WG1):
SC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英国为分委员会秘书长所在国
SC2环境审核荷兰为分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国
SC3环境标志澳大利亚为分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国
SC4环境行为评价美国为分委员会秘书长所在国
企业实施ISO14001标准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变废为宝,减少环保支出,降低成本的需要。 通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排放,促进废物回收利用,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避免了罚款和排污费,从而降低成本。
许多国家明确规定生产产品的企业应通过ISO14001认证,未通过ISO14001认证已成为企业争取国内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及进行国际贸易的技术障碍,因此只有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此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改善企业形象,降低环境风险,企业才能更好地占领国内外市场。
企业走向良性和长期发展的需要 通过ISO14001标准认证,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使企业走向良性和长期发展的道路。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 当前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存造成了极大威胁,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全世界全社会的责任,每个企业都有责任为使环境影响最小化而努力。 它可以减少由于污染事故或违反法律、法规所造成的环境风险。增加企业获得优惠信贷和保险政策的机会。
ISO 14000系列标准归根结底是一套管理性质的标准。是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经验的结晶。
ISO 14001标准对企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促使企业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
促使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服务及其他活动中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环境负荷
使企业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增强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
促使企业节约能源,再生利用废弃物,降低经营成本
促使企业加强环境管理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戈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大会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委员会,即“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重新评估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调查研究任务,历时若干年,在考证大量素材后,于1987年出版了“我们共同未来”的报告,这篇报告首次引入了“持续发展”的观念,敦促工业界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这份报告一颁布即得到了50多个国家领导的支持,他们联合呼吁召开世界性会议专题讨论和制定行动纲领。
从80年代起,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公司为了响应持续发展的号召,减少污染,提高在公众的形象以获得商品经营支持,开始建立各自的环境管理方式,这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雏形。1985年荷兰率先提出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1988年试行实施,1990年进入标准化和许可证制度。1990年欧盟在慕尼黑的环境圆桌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环境审核问题。英国也在质量体系标准(BS750)基础上,制定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英国的BS7750和欧盟的环境审核实施后,欧洲的许多国家纷纷开展认证活动,由第三方予以证明企业的环境绩效。这些实践活动奠定了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基础。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全球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开始了。各国政府领导、科学家和公众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改变工业污染控制的战略,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建立污染预防(清洁生产)的新观念。通过企业的“自我决策、自我管理”方式,把环境管理融于企业全面管理之中。
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3年6月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展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支持全球的环境保护工作。
1、具有相对独立管理职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风景(名胜)旅游区。
2、本区具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例如: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并具有一定的政府行政职能。
3、本区管委会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环境标准和ISO14001标准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的相关目标、指标和“一控双达标”目标有可能的就列入环境管理体系目标、指标中。
5、环境管理体系运行6个月以上,并通过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认证机构的认证。
ISO14001审核员中国为什么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建立了什么管理机构?职责是什么? 为了统一领导中国的ISO14000认证工作,国务院于1997年4月21日,国办函[1997]27号文件批准同意成立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简称指委会),并于1997年5月27日召开了成立大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工作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指导委员会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担任主任,国家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担任第一副主任,国家商检局、国家计委、经贸委的有关领导担任副主任。
委员会由33个部门和单位的代表组成。
指导委员会下设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的认证注册机构,从体制上和制度上为中国的ISO14000认证工作提供保证,也为认证/注册的国际互认奠定基础,从而使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做到“一套标准,一种制度和一种证书”。
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由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标准管理处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