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北大荒,是国际公认的适合稻谷生长的阳光地带。
北大荒是世界闻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被誉为“中华大粮仓”、“亚洲之肾”。
北大荒米业是北大荒集团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它以鲜香米、富硒米、稻花香、长粒香米、珍珠米等绿色大米,有机米享誉全国乃至世界,已成为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好米源自北大荒。
我是聆听着北大荒系列品牌介绍,吃着北大荒米长大的。所以大学毕业后我毅然决然的走进了北大荒米业双河制米厂。
这条件较差的小小双河制米厂,坐落在双河粮库院内,仅有十多名员工,厂地小、库房少,并且受着地方经济的局限,跟兄弟单位相比,简直就像一个刚刚起步的孩子,我们得克服人文、地域带给我们的种种困难,这也许就是我们成长中一段磨练意志的过程吧。
双河制米厂地处呼兰河和诺敏河的冲击平原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将双河的水稻品质颇有名气。带动了双河附近水稻加工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让我们多了很多竞争对手。这也让我们有了向上的动力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激励了我们高昂的斗志和战胜国内、国际市场的信心
一个企业的创建、发展、壮大是离不开员工的,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
如果说机器设备是硬件的话,那么人——就是软件,生产就是显示器,成绩就是通过它显示出来的。
古人曰:“天下大事,心作于细;天下难事,心成于易。”有位专家曾经说过:“教育是企业的最大投资,培训才是员工最大的福利。”
我们的老领导景星亮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方针,不断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扎根在每一位员工的心里。牢固树立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前提,质量是企业的生存的基础,以厂为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观念。”
同时对员工进行爱岗、敬业教育,让“不爱岗就下岗”、“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的观点深入人心。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加大对员工素质教育的力度,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为双河制米厂培养出了一批素质好,技术过硬的多面手。为企业发展形成了合力。
这其中,我受益匪浅。现在只要企业需要,我们都能冲锋陷阵,勇往直前。都能成为战斗在第一线的钢铁战士。
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一个企业良好的局面背后,必然有一个有威信、凝聚力强的领导班子。
一个企业的好与坏,不一定非要看这个企业的账本,企业员工常常会把这一答案写在自己的脸上,明眼人一看员工的精神面貌,企业的前景就已知道大概了。
双河制米厂坐落在双河粮库院内,受地方经济的局限,并且有厂地小、库房少等不利条件。但我们在老领导的带领下,充分利用每一寸场地和空间,做到了有计划、有秩序。克服了人文、地域带给我们的种种困难,成功地走到了今天。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跟兄弟单位相比,我们就像一个刚刚起步的孩子。尽管我们有过失误,这也是成长中一段磨练意志的过程,一段总结自己的经历。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痛楚,而且还有宝贵的经验。
如今我们更换了新领导,尹雷更是年轻领导中的佼佼者,面对双河制米厂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即便员工有些灰心,但他不惧怕失败,从自我中寻找不足,这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的,我们不惧怕失败,因为我们坚信“有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我们不惧怕失败,因为我们有着北大荒人不屈的脊梁、坚定的信念,因为我们坚信:奇迹终将被我们创造。
我们厂虽然硬件差,但我们有过硬的软件。我们希望双河制米厂永远屹立于北大荒米业之群,我们希望北大荒米业永远屹立于世界同行之首。
回想2003年4月,为支援北京抗击“非典”,北大荒米业人按照不签合同,不计代价,保质保量,按时运到的要求,创造了每天向首都急运一个专列大米的奇迹,7天紧急发运了2万吨大米。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8年北大荒米业人再次承担起了社会责任,支援四川汶川灾区,48小时加发2400吨大米,在2010年4月西南五省巨大旱灾的关键时刻,北大荒米业人向灾区重点四川紧急调运大米10506吨。
这说明了北大荒米业人有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是广大干部员工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凝聚起的自我加压,负重奋进,不甘人后,努力争先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伟大力量。
如今,北大荒品牌如日中天,我对北大荒米业集团取得的成就和未来更加坚信,勤劳朴实的北大荒人正在用他们的传统精神继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知名品牌。这成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从无到有,敢打硬仗,善于创造奇迹的团队。
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我们集团的品牌优势,把双河制米厂建设得更加美好,争做集团的排头兵。为把集团打造成为世纪的航母,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创神州奇迹,劲舞世界苍穹。傲瞰普天之下,谁人与我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