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投诉及服务电话:4000086999 
        集团新闻

 

北大荒米业集团成为人才“打擂”的舞台

2012/11/23 15:24:13 本站原创 佚名 【字体: 浏览次数:612

人们惊奇的发现,这两年北大荒米业集团犹如“擂台”,吸引着各类人才来企业“打擂”,施展才能,人才群体的形成,给企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集团党委副书记路宏民对记者说:“米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聚集来人才企业才能兴旺。这几年,我们招聘外来人才,用好地产人才,吸收后备人才,通过企业设‘擂台’,让各类人才‘打擂’,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

这个集团是2001年成立的,现有近200家稻米加工企业,年加工稻米400多万吨,近年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既需要不断引进人才,又是人才发挥作用的结果。

这个集团在选用招聘人才时,打破地区界限,打破企业所有制界限,只要集团事业需要,不拘一格选用人才。2010年,集团的快速发展急需懂市场的高端人才,他们就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他们没有因为应聘者是北京一家私营企业营销总监,而是看他有胜任的能力,就聘到市场部任职。

这个米业集团不仅使招来的人才有施展才能的舞台,还在他们事业有业绩时及时表彰,去年事业因需要,组建了大连有限公司,急需一个市场开拓能力奇强、懂市场经营、资本运营的董事长,集团招聘时,30多岁的女同志董本妍脱颖而出担当重任,仅3个多月,业绩突出,去年的集团职工代表大会上,让她介绍经验,并给予表彰。

这个米业集团一些稻米加工厂设在省内外农村,为了不拘一格用好当地人才,他们重水平不唯文凭,不管是当地农民还是本厂员工,只要有能力“打擂”,都一样提供舞台,选贤重用。这个集团的双河制米厂是高端米生产厂,地处绥化市双河镇,近几年,企业不断地吸收当地优秀农民来工作。

2006年来厂当电工的双河镇永恒村青年农民付卫东,刻苦钻研技术,成为这个厂不可多得的技术“高手”,两年前,企业缺少生产副厂长,集团提拔了他。当副厂长两年来,管理到位,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连年盈利,企业被誉为呼兰河畔上的“小明星”。近三年,他们提拔农民工当企业领导两名,农民工看到干好一样可以有舞台,得到重用,都努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这个米业集团为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他们还走进大专院校招收毕业生,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些毕业生来后,先是派下去到基层实习,通过半年的锻炼后,再选拔到米业集团机关工作,两三年后,不少后备力量成了业务主力。三年前来到米业集团的葛树峰,是东北农业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他到公司后业务求精、工作求精,努力提升素质,被公司提拔为财务部长,

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赵淑兰对记者说:“近三年,我们集团每年都从省内外的大专院校招来100多名应届毕业生,好多通过‘打擂’变为业务骨干,可以独当一面了,已有10余名被提拔为中层干部,成了企业发展的栋梁之才。”